诸多的对于隅撑的作用和布置方法,隅撑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,为大家梳理了下,一起往下看看吧。
1、功能:
2、1.为了保证构件的平面外稳定性,减少构件的平面外计算长度。当需要在梁、柱的内侧翼缘处设置侧向支撑点时,可采用连接外侧翼缘的檩条或墙梁隅撑。
(相关资料图)
3、隅撑一般应采用单角钢制作,按轴心受压构件设计。
4、2.其设置是为了防止受压翼缘(梁的下翼缘和柱的内翼缘)的屈曲不稳定性,并增加受压翼缘的稳定性。隅撑的设置用于保证梁下翼缘受压部分的局部稳定性。梁上翼缘的局部稳定性由与之相连的檩条保证。
5、排列方式:
6、1.计算。
7、图纸上的实际长度(长度详见节点详图)可以乘以这个的每米理论重量隅撑(隅撑一般是角钢,其每米理论重量详见五金手册)。
8、隅撑按轴心受压构件设计,轴力n可按下式计算:
9、N=A*f*(fy/235)^0.5/(60*cos)
10、当隅撑对称布置时,每个隅撑的轴压计算值可以是上式计算值的一半。隅撑应由单角钢制成。
11、2.组件设计。
12、因为隅撑-支撑钢框架的特点是水平力主要由隅撑承担,破坏只发生在隅撑,其他构件没有破坏。因此,当设计组件的尺寸时,
13、应使隅撑先屈服。为了充分发挥隅撑的消能性能,支座屈服时的承载力应大于隅撑承载力的1.6倍,以保证支座不屈服。
14、3.布局。
15、(1)一般门钢架隅撑布置在屋顶第一根檩条处,但有时为了避开中柱,隅撑跨越中柱节点。
16、(2)隅撑也将从第二个隅撑开始布局。门规(CECS102:2002)中没有规定隅撑的具体位置,我们可以根据经验来做。
以上就是隅撑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
